你齧留的齒痕
是排列整齊的蕨葉
齟齬是找不著落壤殖木的孢子
我們簇鄰的林蔽仍不夠濕腐
齦還出著血
二.
死前鼻息呼出的最後一口菸成了雲
瞳孔是滅眠的火山口
唇是岸
口涎滿為湖
齒是蛟的鱗白
舌是旁游的鯰肥
魂未如訛傳的浮昇
而聚沈入體之淵,淵之深霜織成靈
三.
半溶進光裡時
是你的額顱從影黯中飽合析解而出?
誰於此時溺斃都是添冗
葬腐不了成藻碎成浮沫
而你的臉原來裝在玻璃罐中
瓶中信怎麼漂轉都離背著我
四.
如果字語的終點皆指向神性
那希望我只是中途燃磬的香燼
五.
「啊嘿本來就吃氣氛娘啊!」如果裝潢和店的氛圍是消費的一環,所以我也可以選擇不消費那些店漂漂亮亮、食物漂漂亮亮、人也漂漂亮亮的場所,我就是吃不慣太好的氣氛。一個人放棄消費稱不上抵制,而且消費形態的抵制充其量只是種儲蓄行為而已,等著下一筆消費。而且以為消費認同就等同階級認同嗎?自己還不是曾經出身公教家庭、那年代的「體面」中產,可曾餓過一餐?還不是對食物挑得要死?以為開間消費相對划算的咖啡店,那可不算真的便宜喔!就是實踐和對抗階級了嗎?其實跟自己所厭棄的店家和人無所差異,都只是創造消費;自己創造了種仿偽的「平民消費」,好讓自己無所憂的「消費階級」:「我站在你們這邊,我都幫你們想好了,這是我們共享的商品,但是我賺很少,利益無法與你們同享。」只是自己消費爽的所在,怎能期待他人來消費呢?